犹有桃花流水上,无辞竹叶醉尊前上一句 下一句
出自唐朝刘禹锡的《忆江南·春去也》
- 原文翻译:
- 春去也,多谢洛城人。弱柳从风疑举袂,丛兰裛露似沾巾。独坐亦含嚬。
春去也。共惜艳阳年。犹有桃花流水上,无辞竹叶醉尊前。惟待见青天。
- 忆江南·春去也拼音版:
-
chūn qù yě ,duō xiè luò chéng rén 。ruò liǔ cóng fēng yí jǔ mèi ,cóng lán yì lù sì zhān jīn 。dú zuò yì hán pín 。
chūn qù yě 。gòng xī yàn yáng nián 。yóu yǒu táo huā liú shuǐ shàng ,wú cí zhú yè zuì zūn qián 。wéi dài jiàn qīng tiān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-
《送廖参谋东游二首》
《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》
《九日登高》
《和乐天南园试小乐》
《踏歌词(日暮江南闻竹枝)》
《读张曲江集作》
《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》
《竹枝(两岸山花似雪开)》
《寄赠小樊》
《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》
《始闻秋风(昔看黄菊与君别)》
《酬乐天闲卧见寄》
《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和因命追作》
《阙下口号呈柳仪曹》
《淮阴行(何物令侬羡)》
《抛球乐词》
《送李策秀才还湖南,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》
《送霄韵上人游天台(一作宝韵上人)》
《秋词二首》
《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》
《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》
《杨柳枝词九首·其一》
《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》
《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,因寄七言》
《踏歌词四首·其一》
《乌衣巷》
《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(一作酬海南马大夫)》
《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…因以继和》
《潇湘神(湘水流)》
《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》
《早秋送台院杨侍御归朝(兄弟四人遍历诸科二人同省)》
《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有柳色春藏苏小家…寄浙东元相公》
《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》
《堤上行二首》
《酬乐天感秋凉见寄》
《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以诗见贻》
《葡萄歌(一作蒲桃)》
《答前篇》
《秋风引》
《终南秋雪》
《踏歌词(桃蹊柳陌好经过)》
《纥那曲(踏曲兴无穷)》
《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,小臣斐然有感》
《题集贤阁》
《浪淘沙(莫道谗言如浪深)》
《和乐天题真娘墓》
《竹枝词九首》
《春日退朝》
《秋日书怀寄白宾客》
《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》
《送义舟师却还黔南》
《望夫山》
《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,自洛赴上都赠别》
《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》
《赠致仕滕庶子先辈(时及第人中最老)》
《杨柳枝(炀帝行宫汴水滨)》
《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…四韵以谢之》
《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…以志其事》
《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》
《代靖安佳人怨二首》
《答乐天见忆》
《再赠乐天》
《城东闲游》
《戏赠崔千牛》
《潇湘神(斑竹枝)》
《竹枝词·瞿塘嘈嘈十二滩》
《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(董生奉内典)》
《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》
《寄杨八拾遗》
《边风行》
《浪淘沙(日照澄洲江雾开)》
《相和歌辞。阿娇怨》
《重酬前寄》
《送深法师游南岳(上人本住资圣寺)》
《苦雨行》
《捣衣曲》
《岁夜咏怀》
《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》
《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》
《浪淘沙(濯锦江边两岸花)》
《故洛城古墙》
《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》
《秋扇词》
《罢和州游建康》
《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》
《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…十二韵》
《再伤庞尹》
《金陵怀古》
《金陵五题·并序》
《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》
《酬乐天见寄》
《杨柳枝 / 柳枝词》
《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,便送归江陵》
《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》
《西塞山怀古(王濬楼船下益州)》
《忆江南(春去也,多谢洛城人)》
《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暌间因以戏之》
《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》
《武陵书怀五十韵》
《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僚之作》
忆江南·春去也译文及注释
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,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。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,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,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。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,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!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,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,醉倒在了酒杯前。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、重见青天的时候。
注释(1)多谢:殷勤致意的意思。洛城人:即洛阳人。(2)袂(mèi):衣袖。(3)裛(yì):沾湿。(4)颦(pín):皱眉。(5)尊:同“樽”,酒杯。
-
忆江南·春去也赏析
此词作于开成三年(838),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(洛阳)时。题下原有作者自注:“和乐天(即白居易)春词,依《忆江南》曲拍为句。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。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,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。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,不写人惜春,却从春恋人着笔。杨柳依依,丛兰洒泪,写来婉转有致,耐人寻味。最后“独坐亦含颦”,以人惜春收束全词,更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。该词抒发了惜春、伤春之情。引第二首词写的是作者惜春伤春之情。开篇发出了“共惜艳阳年”的感慨;其后写作者见到春天已过、桃花飘落在流水上的情景,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;后两句写借酒消愁,不惜醉倒在酒杯前,却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。词中既有伤春之意,又表现了作者珍惜流年的情怀。这两首词构思新颖,描写细腻,手法多变。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“清新流畅、含思婉转”的艺术特色。清代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中评价说:“唐贤为词,往往丽而不流,与其诗不甚相远也。刘梦得《忆江南》‘春去也’云云,流丽之笔,下开北宋子野、少游一派。”近代学者俞陛云在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中提到:“作伤春词者,多从送春人着想。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,柳飘离袂,兰浥啼痕,写春之多情,别饶风趣,春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引
-
刘禹锡(772-842)字梦得,洛阳人,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宾客,世称「刘宾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,结果一同贬谪远郡,顽强地生活下来,晚年回到洛阳,仍有「马思边草拳毛动」的豪气。他的诗精炼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, 誉为「诗豪」。他在远谪湖南、四川时,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,创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诸词,给后世留下「银钏金钗来负水,长刀短笠去烧畲」的民俗画面。至于「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还有晴」,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词》时,曾注明「依《忆江南》曲拍为句」,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。
名句类别
「
植物」
「
生活」